文明的力量丨用“科技報國”家訓點亮人生

——記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譚文波家庭

2025-07-13 11:22:48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閆嘯天

  “爸,這是新出的速溶茶粉,您試試看?!苯眨T文波收到兒子寄來的包裹,拆開一看是幾盒茶粉。正在調試設備的譚文波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笑著對工友說:“這小子嫌我泡茶麻煩,專門給我整了這個?!?/p>

  譚文波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妻子韋書紅是克拉瑪依宏興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配液站職工,兒子譚淞元是中國航天九院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譚淞元在視頻中對父親說:“剛完成算法優(yōu)化,就像您當年研發(fā)電動橋塞一樣,我們也在嘗試突破。”

  不久前,這個以“科技報國”為家訓的家庭被評為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他們用多年的堅守詮釋了新時代文明家庭的精神內核。

  2013年6月的實驗事故成為譚文波記憶里的刻痕。因操作失誤損壞價值4.2萬元的微型泵時,他不敢向單位匯報,只能深夜向妻子坦白?!板X在衣柜第三格的存折里?!表f書紅沒有絲毫猶豫。彼時家里的電視機還是1994年結婚時買的老款式?!昂髞眍I導知道了,說即便要賠,也是單位賠。”譚文波回憶時摩挲著工服袖口,“但老婆那句‘先把設備買回來’,比任何安慰都實在?!?/p>

  這個細節(jié)成為譚文波記憶中最溫暖的支撐。三年攻關歲月里,這位“油田諸葛”帶領團隊完成了50余項創(chuàng)新,最終研制出新型電動液壓橋塞坐封工具,用“電能替代火工品”的技術路線,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更消除了易燃易爆品的安全隱患。這項成果讓我國油氣井封隔技術躋身世界前列,也奠定了譚文波的“大國工匠”地位。

  作為雙職工家庭,韋書紅用30年詮釋了“賢內助”的深刻含義。從照顧患病婆婆到獨自撫養(yǎng)孩子,從精打細算維持家用到支持丈夫“花錢如流水”搞科研,她以柔弱的肩膀撐起整個家庭?!鞍鸭艺疹櫤茫褪墙o文波的科研鋪跑道。”韋書紅樸素的話語里,藏著最深沉的家國情懷。

  而在譚淞元的記憶里,童年最深刻的畫面是父親用廢舊零件做的卡丁車。他說:“我五歲時,爸爸在水缸上鉆孔做水流實驗,我記得特別清楚?!碑敃r譚文波常把同事的孩子叫到家里,用圓柱形水缸鉆孔,演示不同高度出水孔形成的拋物線軌跡,講解流體力學原理,一群孩子圍著水缸歡呼的場景,成了譚淞元科學啟蒙的第一堂課。

  這個由儲藏室改造的家庭實驗室里,至今擺放著父子倆共同設計的“免電動洗衣機”模型,旁邊是譚淞元中學時獲得的第27屆自治區(qū)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證書。

  “選擇航天,是因為這里能像爸爸那樣攻克‘卡脖子’技術?!?023年研究生畢業(yè)時,譚淞元拒絕了南方企業(yè)的高薪,選擇了中國航天九院。他記得父親在贈言中寫道:“真正的幸福,是用智慧讓國家更強大。”

  從石油勘探到航天事業(yè),這個家庭用行動詮釋著“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崇高境界。在獲得全國文明家庭稱號后,譚文波在家庭微信群寫下:“榮譽屬于每個為理想堅守的普通人?!比缃?,這個家庭的科技報國故事仍在續(xù)寫——譚文波正帶領團隊攻關新的勘探難題,韋書紅成為社區(qū)科普志愿者,譚淞元則投身航天人工智能研發(fā)。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迪木娜·吾斯爾汗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m.jingque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