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拜城“烏孫古道與絲路文明”溯源之旅實踐活動隆重開幕
2025-05-30 07:33:28 來源: 天山網(wǎng)
活動現(xiàn)場。
5月20日,2025年新疆·拜城“烏孫古道與絲路文明”溯源之旅實踐活動在拜城縣隆重開幕。
烏孫古道是橫貫天山南北的咽喉要道,是古絲綢之路上連接中原與西域的重要紐帶。它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通道,更見證了克孜爾石窟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明珠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交融共生的輝煌歷史。本次實踐活動結合“5·19”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引客入阿”推介活動,匯聚國內(nèi)外頂尖學者,從烏孫古道的文化價值出發(fā),為古道的保護和開發(fā)注入新思路,為“雙珠”游線路圖拜城板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年來,拜城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石泉濕美”特色資源,持續(xù)挖掘克孜爾千佛洞、劉平國刻石、烏孫古道等在內(nèi)的文化資源,精心謀劃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文旅項目,走出了一條文化保護和旅游發(fā)展深度融合、壯大縣域經(jīng)濟的好路子。此次活動不僅是對拜城歷史文化又一次重大挖掘,也是推進“雙珠強旅”工作的重要載體。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教授黃維忠在致辭中提到,全長130公里的烏孫古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的文化通道。此次來到拜城,正因這里是綠洲絲綢之路北道的核心區(qū)域。烏孫古道像一根金線,將劉平國刻石、克孜爾石窟、賽開塔木遺址、沙依塔木烽火臺、圖爾塔木佛寺遺址等散落的文明珍珠串聯(lián)成璀璨的項鏈。
活動期間,專家學者們將圍繞龜茲歷史與絲路交通、烏孫古道與絲路文明等諸多主題深入展開研討,碰撞思想火花,挖掘烏孫古道與絲路文明的深厚內(nèi)涵。溫州博物館館長金盾在研討會上以“跨越山海的文明交響”為題,深入探討溫州朔門古港遺址與烏孫古道的物質(zhì)文化關聯(lián),引發(fā)熱烈反響。金盾提到,溫州朔門古港遺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璀璨明珠,閃耀著中國古代海洋文明的輝煌;而烏孫古道作為絲綢之路北道的關鍵路段,承載著草原文明與農(nóng)耕文明的碰撞與融合。溫州港的燈火與龜茲的佛光,曾在歷史的長河中交相輝映。它們跨越山海,相互影響,共同譜寫了古代絲綢之路上文明交流互鑒的壯麗篇章。
近年來,溫州市援疆前方指揮部立足拜城實際,堅持“輸”“造”并舉,“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組織開展結對幫扶、文化交流等全領域?qū)谥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