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殷殷囑托 建設美麗新疆丨熔鑄同心
2025-07-12 09:24:53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7月8日,固原巷社區(qū)的孩子們跟老師學習拓印。該社區(qū)在暑期開辦了書法、國學、京劇等主題課程,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根植孩子心靈深處。 記者湯永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
特色產業(yè)遍地開花,鋪就富民增收之路;戈壁灘上崛起綠洲,譜寫生態(tài)治理新篇;多彩文化交融共生,同綻中華文明之光……漫步天山南北、塔河兩岸,步步見新景。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時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新疆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全過程,推動各項工作向主線聚焦、向主線發(fā)力。在新疆大地上,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譜寫著新時代民族團結與共同繁榮的新篇章。
興業(yè)惠民育福祉
浩瀚無邊的太陽系、往來穿梭的宇宙飛船、災難降臨的地球……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許多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部電影部分片段的渲染工作是在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yè)園區(qū)完成的??死斠朗侨ㄒ凰懔Τ^1萬P的城市,建有6座大型數據中心,規(guī)模位居新疆首位、西北前列。2021年至2024年,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yè)園區(qū)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產值由5.98億元增長至9.3億元,平均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
從“黑色石油”到“綠色算力”,從傳統資源城市到數字產業(yè)高地,克拉瑪依的轉型之路,是新疆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新疆立足資源稟賦、區(qū)位優(yōu)勢和產業(yè)基礎,錨定“五大戰(zhàn)略定位”,加快建設“十大產業(yè)集群”,構建新疆特色現代化產業(yè)體系,不僅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更通過發(fā)展產業(yè)促進就業(yè),讓各族群眾富起來,夯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
盛夏的兵團第十二師頭屯河谷森林公園,綠樹成蔭、水系連通,游客和居民們在寬敞平坦的步道上休閑、健身。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亂石裸露,環(huán)境臟亂差。按照自治區(qū)黨委統一部署,綜合整治在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協作下展開。短短幾年時間,這里變成造福群眾的生態(tài)河、產業(yè)河、幸福河,成為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頭屯河谷的華麗變身,是新疆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新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tài)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定不移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道路。嚴格落實林長制、河(湖)長制,打好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zhàn),推動產業(yè)綠色低碳轉型,開展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環(huán)境整治……一項項務實舉措,打造了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也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綠水青山間愈發(fā)牢固。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qū)二道橋街道固原巷社區(qū)位于新疆國際大巴扎商圈。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固原巷社區(qū)視察時指出,“社區(qū)工作連著千家萬戶,要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緊貼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幫助大家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
“我們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基層社區(qū)治理的強大動力,完善居民懇談會、居民代表會議等議事協商制度,持續(xù)優(yōu)化300余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不斷深化拓展國學課堂、京劇班等特色文化教育,實施‘三項清單’精準治理,增強了各族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惫淘锷鐓^(qū)黨總支書記張耀文說。
如今,新疆各族群眾正以共同奮斗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以共同守護建設美麗家園,以共建共治增進民生福祉。當數字經濟的新動能與傳統產業(yè)的轉型升級相得益彰,當生態(tài)文明的綠色畫卷與民族團結的和諧圖景交相輝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在天山南北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
同心共筑中華魂
暑期以來,新疆大學校史館參觀者絡繹不絕。這棟位于新疆大學紅湖校區(qū)的蘇式黃色二層小樓,承載著學校百年歷史與榮耀,連接著過去與未來。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的首站便來到該館?!懊刻於加袔装偃藖磉@里緬懷先烈的光輝業(yè)績和革命精神,我們?yōu)閰⒂^者講解,倍感欣慰。”新疆大學校史研究會會長于付恩表示,為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培根鑄魂作用,校史館通過增設數字互動設備、擴充革命文物展品等方式豐富展陳,年接待量從改造前的1萬余人次躍升至目前的2.5萬余人次,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
如何快速把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問題研究成果轉為實踐應用?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張建軍說,新疆大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全疆設立了26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調研基地,與和田地區(qū)、吐魯番市等地簽署協議,共同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qū)。目前,該校研究團隊推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領域首個專用大模型——“同心智思”1.0版已啟用,將加快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教學和研究領域的深度賦能應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認識新疆歷史特別是民族發(fā)展史,樹牢中華民族歷史觀,鑄牢中國心、中華魂,特別是要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在庫爾勒市梨香小學,中華傳統文化元素隨處可見:明德樓前立著孔子雕像,仿佛訴說著千年前的智慧與禮儀;禮香園里,圖文并茂地展示著“孔融讓梨”等中華禮儀故事,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美德熏陶;篤行長廊里,各式各樣的非遺作品陳列井然,展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以‘禮香潤心’品牌為載體,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辦學治校和教書育人全過程。在潤物細無聲中,增進孩子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睅鞝柪帐欣嫦阈W黨支部書記李君說。
梨香小學的生動實踐,是新疆全方位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的縮影。新疆充分發(fā)揮學校主陣地作用,通過開設思政課程、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組織詩詞大會和舉辦中小學生“手拉手”聯誼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促進各族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綿綿用力中夯實根基,在久久為功中增強實效,切實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一個青少年心靈深處。
守好根脈筑根基
暮色降臨,交河故城沒有了白天的熾熱,城內一盞盞橘紅色的牛皮紙燈沿路排列,各式投影燈光點亮了成片的建筑遺跡,顯現出蒼涼與厚重。全新升級的夜游交河項目,通過增設古詩詞投影、壁畫投影等光影設備,讓游客在夜色中感受千年故城的時代新生。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時來到交河故城,了解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情況。他強調,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我們時刻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探索出一條‘系統性保護、研究性闡釋、創(chuàng)新性利用’的新路徑,生動展現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蓖卖敺形奈锞贮h組書記張勇說,我們積極爭取上級文物保護資金超2億元,先后實施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吐峪溝石窟等17個涉及文物本體保護、安防設施建設、展示利用提升等項目;打造“夜游交河”“夜讀蘇公塔”等文化體驗品牌,以實景演繹等形式開展200余場演出,有形有感有效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群眾心靈深處。
從吐魯番的交河故城到歷盡烽煙的徠寧城,從克孜爾石窟到莫爾寺遺址,從阿斯塔那出土的餃子到享譽全國的艾德萊斯綢,全區(qū)6處世界文化遺產、9542處文物遺址點、45萬件館藏文物、5956項非遺代表性項目猶如璀璨星河,映照著中華文明兼收并蓄的胸懷,見證著歷代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有效治理,譜寫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絢麗篇章,書寫著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近年來,新疆充分挖掘和有效運用各民族交往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莫爾寺遺址成功入選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建成新疆非遺館、西域都護府博物館等主題博物館;龜茲魏晉古墓遺址博物館、尉犁絲綢之路·長城文化博物館獲繆斯設計金獎;實施高昌片區(qū)、龜茲片區(qū)系統性保護研究;創(chuàng)新開展“新疆是個好地方”非遺展等品牌活動。這些實踐不僅實現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更通過考古實證、展陳敘事、活態(tài)傳承等方式,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植各族群眾心靈深處。
從城市文化地標到鄉(xiāng)村文化大院,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斷織密;從榮獲國家級獎項的精品力作到多元融合的優(yōu)秀作品,優(yōu)質文化產品供給質量齊升;從“村晚”舞臺的載歌載舞到非遺展演的薪火相傳,基層文化煥發(fā)蓬勃生機……以文潤心,同心之花在天山腳下絢麗綻放。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持續(xù)推進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品牌活動,進一步豐富內容形式和有效載體,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弊灾螀^(qū)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古麗·阿不力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