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逯風暴 趙西婭
5月17日,“沿著高速看新疆”第三季——京新高速(G7)新疆段“文化尋根之旅”主題報道開啟,一大早,石榴云/新疆日報全媒體報道團隊從烏魯木齊出發(fā)驅車前往京新高速建設現(xiàn)場。
說到京新高速,其實它是北京-烏魯木齊高速的簡稱,這條路與絲綢之路有莫大的關系。
絲綢之路是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tǒng)稱。從長安(今西安)出發(fā),過新疆,逾帕米爾高原,經(jīng)地中海,至大秦(今羅馬),被稱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干道形成于漢武帝時期,由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而成。
實際上絲綢之路并不是只有一條路。第一條是沿著昆侖山北麓到達安息(今伊朗),直至印度洋,稱為南道。第二條順天山南側行走,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中亞和波斯灣等地,稱為北道。
京新高速新疆段。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這兩條線路都在天山以南,但西漢以后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通往地中海各國,稱為北道,原來的北道就改稱為中道。
北道在新疆境內(nèi)也稱新北道,從哈密出發(fā),至伊吾沿天山南麓西行到七角井,穿天山到蒲類海(今巴里坤草原),沿天山北麓西行到木壘、吉木薩爾、烏魯木齊、伊犁,然后出境。
京新高速新疆段。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唐朝時,絲綢之路和西域境內(nèi)的道路交通得以發(fā)展,為加強各地之間的軍政聯(lián)系,唐朝中央政權在西域設立多個軍事?lián)c,彼此相通,各自有路,組成縱橫交織的交通網(wǎng)。
其中,伊吾至北庭一道,全程約800里,自伊州北行越羅漫山(或名伊吾北山,即天山東段),經(jīng)甘露川(唐伊吾軍駐地,在今巴里坤境內(nèi)),再經(jīng)今木壘、奇臺到達北庭,是北庭都護府與中原聯(lián)系的交通要道。
京新高速梧桐大泉-木壘段。陳明偉攝
歷史上,新北道路況較差,以砂礫路為主,道路難行,時有中斷。歷代王朝及政權曾修護此條道路,但路況依然較差,通行能力弱。
但中央政權開發(fā)新疆的步伐一直穩(wěn)步推進,正因如此,新北道一直是新疆的交通要道。20世紀40年代,巴里坤、奇臺還都是新疆的重鎮(zhèn),巴里坤有“萬駝縣”之稱,奇臺則是北疆的“金碼頭”。隨著蘭新鐵路貫通、連霍高速逐漸形成,這條繁榮了千年的絲路古道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京新高速雙井子立交。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新中國成立后,伊吾-巴里坤-木壘這段道路路況逐漸好轉。
2000年5月,哈密市首次提出修建“三北”(東北、華北和西北)最捷公路大通道。此后,“三北”最捷公路大通道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之一。
2005年,國家交通部門發(fā)布《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規(guī)劃》,北京-烏魯木齊高速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首都放射線中的第七條線進入人們視野。
2009年8月底,國家相關部門啟動了京新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咨詢評估工作,并提出按照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三省聯(lián)動、一次建成”的指導思想,安排和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京新高速梧桐大泉-木壘段先導試驗段開工。劉俊攝
京新高速新疆段分期建設。2015年11月,明水至哈密段正式開工建設,于2017年7月通車,后期,這段公路編號一分為二,明水至梧桐大泉成為G7的一部分。2017年,京新高速“最后一公里”——梧桐大泉-伊吾-巴里坤-木壘項目開工,項目全長514.285公里。
京新高速梧桐大泉-木壘段施工現(xiàn)場。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至此,京新高速新疆段的首站為明水(新甘界),途經(jīng)雙井子、梧桐大泉,轉向北至下馬崖到達伊吾縣城附近,向西經(jīng)巴里坤至木壘,最后進入烏魯木齊。
京新高速梧桐大泉-木壘段。中鐵建新疆京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提供
目前,京新高速新疆段正加緊建設,計劃于6月30日建成,屆時,京新高速將全線貫通。一條通衢大道將沿著絲路古道,從烏魯木齊一路向東直達首都北京,新疆和首都的心更為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